“西南新风”云贵川渝省级画院学术交流展在渝开幕

1月14日下午,由云南画院、贵州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重庆画院共同主办的“西南新风”云贵川渝省级画院学术交流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展览部主任高冠峰主持,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副书记、副馆长蔡佳致欢迎词;云南美术馆、云南画院党支部副书记、副馆长潘伟,贵州画院院长陈争,四川省诗书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薛磊分别致辞,重庆市原副市长余远牧宣布展览开幕。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副书记兼副馆长蔡佳认为本次展览是四地画院定期举办交流活动的序曲,四地画院的专职画家们,坚持文化自信,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描绘新时代,展现西南四地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生活风貌,为重庆人民献上了一份新年文化大礼。

四川省诗书画院书记、副院长薛磊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这是推动西南省市画院及书画家交流合作,以优秀作品彰显画院价值和学术取向,扩大画院发展空间,共同提升画院影响力的学术论坛。云南画院、贵州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以及重庆画院作为各地方省级书画事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聚集了地方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书画名家,创作了一大批体现中国精神的书画精品,为繁荣三省一市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贵、川、渝位于祖国西南,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多彩的风土人情、壮美的自然风光,谱写了中华文明史上璀璨夺目的篇章。无论是宫廷绘事历时之悠久,或画论、画作之完备,或画派之丰富,早已在广袤的西南土地上扎根,孕育出独具特色的西南画作。五代时期花鸟两大流派中的“黄家富贵”黄荃即供职于西蜀翰林院,周密不苟、工丽细腻的院体画是中国宫廷文化艺术审美的代表。“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时至宋朝,绘画风格由“写形”、“写真”转化为“写意”、“写韵”,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画思想深深地沁润着祖国西南的土地。保存于巴蜀民间的造像石窟,诞生于贵州的“格物致知”思想,记录了儒释道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智慧中不断演绎的过程。万历年间,徐弘祖游历、忘返于云贵的奇山异水,写景记事,隽咏西南恒久的审美价值。大西南,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文化之集大成者,更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开拓者、继承者。

近代抗战时期,西南作为祖国的大后方,全国各地的人文学者、艺术大家、教育家、莘莘学子跋山涉水,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由国立杭州艺专与国立北平艺专合并成为国立艺专,以及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等高校,辗转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大迁徙,代表着当时国家最顶级的艺术家,最先进的艺术思想,最丰富的教育资源,最顽强的民族精神的会集。抗战结束后,流连于云贵川渝的艺术家,集全国画坛之众长,在这片土地上撒下艺术的种子。

“广集众长在,灵苗各自探”,现如今西南地区的画家以集百家之所长,脚踩坚实大地,结合地方地貌、人文特色,通过艺术作品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云贵川高原是我国的第二级阶梯,山城重庆是链接西南地区与东部地区的枢纽,它们共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奠定了敬畏自然、热爱生灵的美学基础。亚热带雨林气候带给云南的是热烈奔放、姿态各异的热带植物和花朵,各地艺术家纷涌而至描绘祖国最美好的色彩。贵州艺术家传承古人之美学精神,用心灵去“格”自然之道,虔诚地描绘着祖国美好的土地。在富庶、丰沃的天府之国,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反应了四川人民特有生活哲学——勤快与安逸、秀美与野趣。重庆的“码头文化”、“山城文化”、“伤痕美学”在艺术作品上的反应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家面对着嘉陵江岸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对历史的反思。

此次西南新风——云贵川渝省级画院学术交流展,是云南画院、贵州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重庆画院集结最优秀、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影响力艺术家的作品,向世人展现云、贵、川、渝特有的历史文化、多彩的风土人情、壮美的自然风光。


参展艺术家


云南省:罗江、邵培德、李平、杨正国、肖凡、李志旺、亚丽、吕敏

贵州省:陈争、马畅、刘一意、胡世鹏、赵晓林、王锦霞、袁海、李雨桓、王富荭、李丰、傅斌、高波、顾文、杨志强

四川省:戴卫、何应辉、薛磊、管苠棢、彭先诚、刘朴、秦天柱、郭汝愚 、袁生中、周明安、罗智慧、周裕国、张剑、王申勇、王道义、冷柏青、邓枫、刘浪涛、钱磊、陈志才、刘刚

重庆市:邹丹、周顺恺、邓建强、庞茂琨、傅榆翔、朱澄、宗涛、陈起、赵红、梁昌华、蒋才、王岚岚、唐德福、高冠峰


部分参展作品


亚热带雨林气候带给云南的是热烈奔放、姿态各异的热带植物和花朵,各地艺术家纷涌而至描绘祖国最美好的色彩。


罗江《金沙江畔》136×68cm 中国画 2018年



邵培德《风动枝更骚》180×97cm 中国画 2017年



李平《红土地·故园清霜》136×68cm 中国画 2019年



杨正国《暮》180×190cm 中国画 2014年



肖凡《玉龙烟云图 》190×90cm 中国画 2017年



李志旺《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198×198cm 油画 2011年



亚丽《 勐巴娜西之晨》180×150cm 油画 2019年



吕敏《山色》57×51cm 版画 2002年


贵州艺术家传承古人之美学精神,用心灵去“格”自然之道,虔诚地描绘着祖国美好的土地。


陈争《斗牛节》180×400cm 中国画 2017年



马畅《千秋沧桑之一》200×200cm 中国画 2019年



刘一意《苗家织绣图》180×180cm 中国画 2017年



胡世鹏《黔山春酣图》180×180cm 中国画 2019年



赵晓林《蚀》197×175cm 中国画 2018年



王锦霞《远去的苗风》170×240cm 中国画 2019年



袁海《醉花阴》200×200cm 中国画 2019年



李雨桓《镜·像——侗寨》直径180cm 中国画 2019年



王富红《午后暖暖的阳光》138×70cm 中国画 2019年



李丰《风景-龚滩》80×200cm 油画 2017年



傅斌《掠影·芭莎》80×160cm 油画 2019年



高波《营救》180×140cm 油画 2019年



顾文《敬龙》120×120cm 油画 2019年 



杨志强《红色记忆》100×100cm 油画 2019年


在富庶、丰沃的天府之国,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反应了四川人民特有生活哲学——勤快与安逸、秀美与野趣。


戴卫《东坡行吟图》246×124cm 中国画 2018年



何应辉《石壶论画语》239×93cm 书法 2019年



薛磊《春归何处》120×245cm 中国画 2018年



管苠棡《巴蜀揽胜》379×193cm 中国画 2014年



彭先诚《嘉定大佛》91×44cm 中国画 2009年



刘朴《明月几时有》180x97cm 中国画 2019年



秦天柱《东坡诗意之一》136x69cm 中国画 2019年



郭汝愚《荷花》100x55cm 中国画 2014年



袁生中《风雪山坳》180×97cm 中国画 2010年



周明安《虎》248×124cm 中国画 2017年



罗智慧《雪域慈母情》192×118cm 中国画 2019年



周裕国《双桥西沟纪游》180×90cm 中国画 2018年



张剑《东坡居士》180×97cm 中国画 2016年



王申勇《天之骄子》213×128cm 中国画 2018年



王道义《集元白句中堂》248×124cm 书法 2016年



冷柏青《行书中堂--夜饮东坡》182×97cm 书法 2018年



邓枫《春色醉彝乡》244×122cm 中国画 2018年



刘浪涛《大峡谷》172×172cm 中国画 2011年



钱磊《合阳东雷上锣鼓》173×138cm 中国画 2019年



陈志才《清境》190×120cm 中国画 2014年



刘刚《鸟鸣涧》176×192cm 中国画 2018年


重庆的“码头文化”、“山城文化”、“伤痕美学”在艺术作品上的反应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家面对着嘉陵江岸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对历史的反思。


邹丹《小河人家》40×32cm 水彩 1980年



周顺恺《书写非洲》206×170cm 中国画 2019年



邓建强《乡情荷梦》190×210cm 中国画 2019年



庞茂琨《小郑》70×6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傅榆翔《悬石》200×150cm 布面油画 2020年



朱澄《远古神话·大禹传奇》75×55cm 丙烯+综合材料+木板 2018年



宗涛《盖碗茶》110×75cm 报纸 2010年



陈起《武陵清华》200×230cm 中国画 2017年



赵红《飘—混凝之景 No1》113×83cm 综合版画 2016年



梁昌华《欢歌笑语》183×93cm 版画 2019年



蒋才《金色年华》200×240cm 中国画 2018年



王岚岚《大禹治水》55×33cm 连环画 2019年



唐德福《金色童年》240×193cm 中国画 2019年



高冠峰《梨园川剧意象》180x145cm 中国画 2019年


长按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四川美术网服务号”


2020年1月14日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