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根筇竹来抵御世间的苦难与诱惑

尹统是四川美术网长期关注的青年艺术家,因独爱筇竹又痴于制筇杖而被业界称为杖痴。作品《百杖图》是尹统在2018年至2022年,采用筇竹、大漆、鹿角霜等材料制作而成的99根筇竹扶危杖组成。

早在2018年之前,尹统在实践中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筇竹杖制作理论。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困惑,如:“筇竹杖如何成为一件永恒之物?”“筇竹杖在当下还有什么意义?”“我为何还要坚持做筇竹杖?”“如果筇竹杖只是一根拐棍,那么我该用什么来抵御苦难与诱惑?” 尹统认为自己之所以想不明白这些问题,是自己不够勤奋,谚语讲劳心不如劳力,既然做一根两根想不通,那就做一百根,于是萌芽了“百杖图”这个计划。

尹统, 百杖图-筇竹扶危杖-001-099,2018-2022

“百杖”最早出现于四川美术网《专访第一位筇杖师》文中,是关于如何成为筇杖师的问题,当时尹统的回答:“3年、5年,时间不能成为衡量筇杖师的标准,当你做上100根自己满意的筇竹杖时,你就自然成了筇杖师”,只是没有想到当时他已在实施百杖这个计划。

尹统, 百杖图-筇竹扶危杖-001,筇竹、大漆、鹿角霜,H120cm,2018-2022

筇竹扶危杖-001局部

虽然称为《百杖图》,但尹统终究还是止于99杖,扬雄的《太玄经》里有“玄生万物,九九归一”一说,从起点到终点,从终点到新的起点,周而复生回到本初的状态。《百杖图》中缺一杖,可又叫“百杖图”,让人困惑!实则尹统将自己对艺术的情感和思考融入筇竹内,也将自己物化成一根筇竹,即“我是筇竹,筇竹是我”,通过去制作研磨99杖来磨砺他自己,而他就是“百杖图”中的最后那一杖。

尹统, 百杖图-筇竹扶危杖-006,筇竹、大漆、鹿角霜,H120cm,2018-2022

筇竹扶危杖-006局部

尹统孤行在五尺道上,以审曲面势和感物赋万象的方式,选择所需要的100根材料,去完成99根筇竹扶危杖的制作。但筇竹终究只是竹子,不是树木和藤蔓有各种千奇百怪的姿态,两种材料一对比,筇竹更像一根直线,用一根直线,去表达99根不同的曲线,成了一件劳力劳心的事。

尹统, 百杖图-筇竹扶危杖-024,筇竹、大漆、鹿角霜,H139cm,2018-2022

筇竹扶危杖-024局部

“百杖”的制作是在一个反复假设、思考、推敲和不断调整论证中进行,尹统一直认为筇竹杖不是按图索骥制作出来的,而是通过不断修正、修复出来的。

在几年制杖的过程中,尹统对筇竹的认识由陌生到深入骨髓的熟知,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只悟出了两个字——扶危。扶危是他所制的筇竹杖最基础的底色,按照他的话讲,“他是感受到这股力量的存在,正因如此,激励着他能够坚持下去”,如果说“百杖”的制作如同铁棒磨成针,那么尹统在用此针去刺通筇竹的节间,让竹节之间的扶危之力流淌出来,生成新的筇竹扶危杖。所以 “百杖图”的形成,是它由筇竹杖演变到筇竹扶危杖的一个过程,减弱了杖本身的实用性,更强调筇竹杖内在的精神之力。

尹统, 百杖图-筇竹扶危杖-058,筇竹、大漆、鹿角霜,H123cm,2018-2022

筇竹扶危杖-058局部

在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曾有一段记述:西汉元狩二年,博望侯张骞受到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当行进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时,张骞诧异于居然在万里之遥的异邦见到了来自于西南地区的特产筇竹杖、蜀布。为了解除心中疑惑,张骞便询问起大夏人个中情由,得知这些物产皆购于身毒国(今印度)。从这段引文的陈述,可以知悉四川大凉山及云南昭通特产的筇竹杖可以通过云南西部、缅甸、印度这一路线销往远在西亚的大夏,这便解释清楚了张骞何以能在大夏见到筇竹杖的问题。①筇竹杖可以说是西南丝绸之路对外经济文化输出的助力器之一。筇竹杖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声名大噪,也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脉。

尹统, 百杖图-筇竹扶危杖-067,筇竹、大漆、鹿角霜,H100cm,2018-202

筇竹扶危杖-067局部

作为植物的筇竹,具有节高、实心的外观特征,具体而言,节高是指秆环隆起,颇具美感,寓意高洁;实心是指茎秆中空较小,竹壁较厚,结实耐用。作为物产的筇竹杖,粗细适中,重量适度,彰显庄重质朴之风,尤其适合年长者手拄借力。此外,因筇竹产于西南地区,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应是珍稀之物。正是基于以上优势,筇竹杖在古代颇得文人、出家人青睐。而当筇竹杖与文人发生关联之后,便会渐渐地从纯粹物象演变成涵盖丰富内涵的意象。

尹统, 百杖图-筇竹扶危杖-九五,筇竹、大漆、鹿角霜,H120cm,2018-2022

筇竹扶危杖-九五局部

筇竹“节大而茎瘦”的特征散发出“秀骨”不凡的气质。比较形象的是南朝画家陆探微人物绘画风格——“秀骨清像”。这种风格的形成,最初源于释迦摩尼成佛前的苦行像,雕像引人瞩目的是下陷的双颊,凹若深井的双眼,嶙嶙可数的肋骨,塌陷的小腹和突兀的骨盆,在喉头与胸部中线之间,像“脊骨连露如筇竹节”。在佛教东渐,大德见筇竹的外形如饿佛的脊骨,又因其竹节间蕴含一丝慈悲,所以将筇竹视为具有信仰之力的法器,作为苦行中的精神支柱和理想范本。

“秀骨清像”产生在一个“华丽的黑暗时代”中,是对南北朝时期美学风骨的整体概括,它叠映出的是战争与死亡,贫困与饥饿……当时的学者看不到一抹曙光,他们抛弃武器,避居山林,在渺小的无奈中用一根竹杖来抵御世间的苦难与诱惑。

尹统, 百杖图-筇竹扶危杖-099,筇竹、大漆、鹿角霜,H169cm,2018-2022

筇竹扶危杖-099局部

起初尹统的筇竹杖可能被标记为民间艺术,但经过他不舍的探究,他的作品有出于对筇竹扶危杖古老力量的造访,通过这种古老力量的回溯以便更好了解这个世界和他生活的社会。当然,筇竹扶危杖也成为他在现实的诱惑与苦难之间,去追求自由精神和生存空间的倚仗。

尹统,1988年生于四川·南充,画家,中国筇杖师。2011年至今一直从事绘画、装置、传统手工艺。2018年推出独立品牌“筇杖师”。2021年,妙象画廊,尹统*「辍耕录」,「空鸟迹」。

长按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四川美术网服务号”

2022年5月20日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