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筝琪娜:主题创作如何有效完成地域表达
(原文标题:主题创作如何有效完成地域表达——以成都画院的经验为例)
“主题性美术创作”,或称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是中国美术创作领域的一大特色。新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发展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有高度同频性,从建国初期由文化部、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作为主要组织者所催生的一系列经典宏大作品创作;到特殊时期的文艺路线方针影响下,由于趋同于主流风格和主流样式,而出现的题材单一化、政治化倾向;再到新世纪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组织方式到作品题材方向更加多元,艺术创作更加体现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近年来,主题创作的组织从全国性扩展到各个地方,组织形式也从单一的创作组织,扩展到创作和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形式。以成都画院为例,不难发现一种由地方发起、从地域性角度切入、创作与成果转化有机结合,并形成持续性发展的趋势。
一、从地域风格到地域表达——地方主动性的释放
“全球化与在地化”是目前艺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幅员辽阔,艺术发展也并非完全平衡,因此这个“在地化”的边界,不仅是中国的,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缩小为某一地域的、某一地区的。因为地理风貌和文脉传统的不同,不同地区的艺术创作本就有着不同的面貌,古代的诸多画派里不少都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特别是近现代新文化运动之后,随着新的革新思想的传播,海上画派、岭南画派、京津画派、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等更是以共同思考、共同研究、共同发展为目标,聚拢成地方性的艺术家群,发展为有显著地域风格和地方性师承关系的绘画流派。随着新中国建立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大画院的相继成立,地方艺术风格后续的发展和地方艺术群体的延续,很多都被这些地方画院所承袭。而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一大批画院的成立,也继续推动着地域美术的风格化表达与画派(或称艺术群体)的聚拢效应。
除了地方艺术群体的共同追求,在区域经济崛起和在地公共文化服务繁荣的新时期,地域文化形象迫切的需要被梳理与被表达,区域艺术活动也迫切的需要被激活与被扩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建立起美术家、美术作品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连接,也成为了在地美术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地域文化表达,除了形成地域性的艺术风格语言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梳理,既所谓的“地域性题材”。近年来由地方组织或机构发起的,以地域文化表达为目的的“地域性题材”逐渐成为了“主题性美术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分类。这类创作一般以本地区的历史文脉、地理气候、人文环境等形成的特定文化特性为核心,将地域文化圈内的物象、人文、历史和现实展现在作品中,另外,有的主题创作工程的构思核心还会从文化线路视域去发掘沿线地域的文化价值,这些文化线路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还能串连起沿线地域的相关内容。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地域文化表达被主题创作所重视,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发生的。这场前所未有的、日异月新的发展,让整个中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不同地区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的轨迹大部分是与整个中国、整个时代同步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是独具地方特点,镌刻着地方记忆的。并且这些地方性的群体记忆都有着强烈的被记录的诉求,这种记录诉求不仅是档案意义的记录,更是精神文化意义的记录,是人民群众对用艺术作品去表达和歌颂重要变革、重要时代的心理需求。这些独特的记忆,需要艺术家去表达,艺术家的表达也将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展现给未来的重要精神依据。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展现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期待、推动本地文化艺术发展,促进本地艺术风格、画派的建设,各地都开始尝试以地域性主题为依托组织主题性创作工程。这些主题创作更着力于表现地域景观的新时代、新气象,从创作内容到组织方式都展现出地方文化的自觉,是地方主动性的一种释放。
二、从南丝路到巴蜀之路——成都画院的具体实践
利用画院与美术馆的双重身份,对地域性题材进行系统化规划与宏观化推动,以地域性创作风格为基础,抓住地域特色,输出地域表达,参与新的地方艺术史构建,通过美术馆策展理念和落地活动,反向推动新时期画院的主题创作工作,是成都画院近年来正在尝试的一种工作方向。
2015年,为响应中央“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纪念“5·23”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74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实际行动推进文艺创作从“高原”到“高峰”的转变。成都画院就围绕“南方丝绸之路”这一主题,启动了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织了院内专职画家、画院画师及部分成都地区有创作实力的艺术家,分别从西昌、云南两个方向沿丝绸之路进行实地考察采风,进行主题创作。在创作期间,还多次以看稿会、评审会的方式,邀请著名艺术家为创作者看稿,保障创作工程的艺术高度,同时邀请南丝路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保证创作的历史真实性。这些创作成果于2016年以 《成都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南方丝绸之路”作品展》的形式呈现,为了保证展览的学术高度,经过层层遴选,最终有54位艺术家的60余幅新创作品在展览中呈现。该展览在创作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主题,开展公共教育活动,获得了2016年文化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殊荣。
2019年,围绕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成都画院组织了“《新天府盛景图》主题创作工程”。该项目旨在展现天府新貌,彰显美丽成都的城市形象,以手卷形式呈现,按照时代景观、历史名胜、人文风情、自然风光四个题材方向进行符号提取。最终确定了30个绘画主题、2篇书法创作,邀请了成都市内有实力的32位中青年艺术家,以兼工带写或小写意的方式,较为写实的表现当代成都的美好生活以期通过艺术家对不同景致的描绘,全景式的展现新天府盛景。这批作品完成后全部纳入馆藏,并在2019年成都市美术馆为庆祝建国70周年而举办的“天府·天府”主题大展中作为重要板块首次亮相,之后又作为“美在天府”系列巡展的重要内容在成德眉资城市群的基层美术馆、文化馆开展巡展。2020年,在国画版的基础上,改工程继续扩展,又开展了油画版的组织,完成了30件油画作品,并在“四川艺术基金”的支持下,开展了多次巡展。
2022年,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发展,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又联合发起了“巴蜀之路”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整合双城美术资源,深挖川渝地区的自然与历史价值,进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文化认同与艺术同频。该创作工程围绕巴蜀地理形态、历史传承、未来发展三个方向提出了近百个重点推荐选题,邀请到来自川渝以及全国范围内的知名艺术家60余人参与。整个创作工程历时半年,艺术家们赴多地自主采风,最终完成主题创作作品60件,作品种类涵盖国画、油画、版画等多种类型。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秀丽雄壮的巴山蜀水、凝聚了巴蜀人民的精神血脉。之后该工程创作成果作为独立章节,在成都市美术馆举办的“新时代华章:成都市喜迎党的20大美术作品展”中亮相,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面对新的时代需求和时代语境,地域题材的主题美术作品不仅是在地域文化语境中的主动创作,创作事件和作品本身也或多或少的将参与到地方文化艺术史的构建中。因此把握时代语境,通过美术作品来输出地域文化表达,除了是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更需要机构的组织工作支持。从地方文化自觉性出发,组织地域题材的创作工程,不仅是成都画院作为公立画院天然的职能需要,将“地域题材”作为重要关注点,并通过宏观性、综合性的系统策划来开展创作的具体组织工作,也是在“画院+美术馆”的新型模式下,作为在地艺术机构的使命使然。
三、从创作工程到创展结合——主题性创作工程的工作方法
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的诞生,是以统一的策划和组织为基础的,可以说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有两个核心,一是其内容的主题性与艺术性,二是其有效的组织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地方的“画院+美术馆”,有自己的艺术家队伍和策展团队,也有自己的展览和研究平台,是地域文化最直接的观察者、研究者和介入者,也是离地域题材最近的策展人和创作者。因此以这类机构为发起者,通过对本地区历史与文化的梳理、对本地区时代语境的探讨与研究,更易于提出贴切而全面的策划方案。
从成都画院的系列案例中,可以看到一种逐步清晰的从单独的创作工程到创展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这一新的模式下,针对地域题材主题创作所开展的策划,不仅是对创作方向与题材的简单提炼,更是基于对本地区表达与记录需求的切实了解,对本地区艺术风格、艺术传统和文化历史、社会现实的深入考察,并考虑到了未来在本地区的社会推广、学术研究和历史建构等各个层级、各个领域的价值意义。因此在策划初期就考虑到了贯穿创作前、中、后不同工作时期的工作内容,以及公众、艺术家、研究者等多元人群的需求,同时还关注到了当下与未来、过去与现在、在地与国家、在地与全球等诸多方面的连接点。
具体到创作前的准备阶段,首先是文化主题的确定和创作细化题材的提出,从这一步开始就需要建立在对地方文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对地方时代语境的准确把握上,因此也可以通过美术馆邀请地域文化方向的社科研究者介入,以保证策划团队能把握题材方向的精准性。接下来是划定创作团队的范围,这一步则需要对本地艺术传统有深刻的研究与认识,还需要有对本地区现有艺术家群体的全面了解和组织动员能力。在地域题材的主题创作中,并非要一味追求名家阵容,而更应该从本地艺术风貌特征和艺术家创作方向与主题的贴合程度去综合考虑,作为公立艺术机构,还应考虑到创作工程将对本地艺术群体有塑造与引领作用,并应注意到扶持青年艺术家、建设人才梯队等诸多方面。在创作的实施阶段,还应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学术委员会,对创作过程进行指导与把控,确保创作的整体学术标准,对整体艺术风格与个人艺术语言的协调提供建议,并保证每件作品符合策划之初所设立的主题方向。同时针对地域题材的解读,还可以在创作过程中为创作者提供人文社科方面专家学者的讲座、文献材料,并通过一些博物馆参观和采风活动来促成艺术家对题材的深入认识。
在创作完成后的社会转化阶段,美术馆平台成为了最直接的社会化转换渠道,展览、出版、公众教育、宣传、研究、收藏、文创等一切美术馆的有效手段,都应是策划者们考虑的方向。其中,作品的展览是最快也是最直接完成与社会连接的方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尤其注重公众释展的价值。除了直接对作品进行呈现,更应该通过有效的展览沟通手段,以创作工程的主题方向为核心展现要素,对每件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进行相应的解读。除此之外,基于展览的出版、公众教育和宣传也会是重要的沟通手段,同时也应注意到,新的时代语境中那些开拓性的传播领域,如多样化的公共活动、文创开发,特别是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与转译等,可以帮助展览更广泛的完成创作成果与社会的有效连接。
而在展览开展之后,还应针对学界、艺界,通过发起对创作工程和作品本身的讨论,引发共同关注,推动对地域文化题材的群体认识,对地方艺术风格的共同探索,对地方艺术群体的共同关注,从多层面引发学界、艺界的文化自觉探讨。在立足当下的基础上,还应该重视面向未来的收藏与研究。以美术馆收藏的角度,除了作品本身外,还应对整个过程的策划资料、创作资料、文献资料和研究讨论进行系统性保存,以提供未来研究的资料准备。同时针对创作和展览活动所催生的学术性内容,如地方艺术风格的传承与发展、地方艺术群体的聚合、地域文化的艺术转换价值、时代语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等,展开持续的研究与讨论。在学术准备许可的情况下,还可结合这些研究成果推动新的创作活动,最大化的提升单次创作工程的长期价值。
从创作工程到创展结合,主题性创作工程的工作方法正在发生变化,如能充分调动美术馆的策划能力和资源转化平台,必将反向推动新时期画院的主题创作工作。目前许多地方正在推行的画院与美术馆结合的机构模式,为主题创作工作的路径提供了这一新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美术馆作为地方公立画院的功能补充,不仅是主题创作的成果转换途径,更是重新建立起美术家、美术作品与地域文化之间连接,宏观而系统的梳理与表达地域文化形象,激活与扩展区域艺术活动的重要手段。
本文作者:曹筝琪娜,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策展人,艺术学硕士。四川省美协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理论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成都市评协美术专委会副主任。
长按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四川美术网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