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瑛西藏绘画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2023年1月6日,门·第三极——张小瑛西藏绘画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正式开幕。参加开幕式的有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邹瑾,著名军旅画家敬庭尧,著名书画家刘云泉,西藏军区原副司令兼参谋长、西藏美协副主席臧跃军,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遂宁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勾中进,遂宁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刘建军,四川省美协副主席、成都画院原副院长李青稞,四川省美协副主席、成都市美协主席姚叶红,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张跃进,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伍立杨,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龚仁军,四川省美术馆副馆长刘克萍,四川省艺术院副院长吴晓东,成都画院党组书记李正权,射洪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张朝书;川大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批评家吴永强,成都市美协副主席李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理事朵尔基,射洪市文联主席马海燕等嘉宾。

 

学术主持吴永强教授致辞

射洪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张朝书致辞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致辞

四川省文联主席陈智林致辞

艺术家张小瑛致辞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邹瑾宣布展览开幕

本次展览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成都画院、四川省艺术院主办,四川美术馆承办,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展览现场

张小瑛先生系四川省射洪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二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成都画院特聘画家,西藏自治区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遂宁市美协副主席。其国画作品曾获“四川省第八届巴蜀文艺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六十五周年金奖”,国画《第一时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四川省美术创作三等奖、首届遂宁市文艺精品创作奖;《守望》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四川美术创作二等奖、第八届巴蜀文艺奖;国画《家园》入选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全国美展;《甲蕃藏寨印象》获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优秀奖、作品被四川美术馆收藏;《羌寨晓雾》入选“百花迎春”当代绘画名家迎春精品展;《藏寨》等入选“大美四川”全国美术名家邀请展。作品还被文化部、西藏军史馆、民盟中央、加拿大西源美术馆、英国伦敦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新加坡华人当代美术馆、香港、台湾地区艺术机构和友人收藏。其艺术成就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四川电视台 “巴蜀画谈”、西藏电视台等专题报道。

 

展览现场

张小瑛自幼受其家父“西部虎王”“川中竹子”张扬学先生绘画艺术的熏陶,后又师从著名国画家孙竹篱、敬庭尧先生学习中国画。前期,张小瑛以传统的花鸟、山水为创作的主要题材,受教于军旅画家敬庭尧先生结缘之后,便走上了中国画创新之路。他年年追随对西藏一网情深的敬庭尧先生进藏寻觅梦中的西藏风情,一幅幅以现实为核心的中国画以创造性的笔法和意境给画坛带来新风。

 

展览现场

西藏是南极和北极之外世界所公认的地球第三极。一位哲学家曾说过,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那么青藏高原上的门,就是藏族人民生活方式的一个缩影。在今天,形形色色的门,是物质的门、又是精神的门,也是艺术的门。

为了迈进“地球第三极”艺术之门,张小瑛怀着诗情诗心和对远方的向往,加入了著名藏区题材画家敬庭尧先生领衔的“海拔5000米”创作团队。20多年来,他不惜光阴流逝,踏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熟悉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不断扩大着极地体验的边界,同时用绘画来加以传达,从而实践了其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修炼,也把我们领到了世界第三极的门边。

 

展览现场

本次展出的一批以“门”为主题的作品,涵盖了草原黑帐篷的门、可可西里深处的门、寺庙殿堂的门、历史遗存的门等藏地人文风情,画家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手法,不同的素材艺术地表现出不同类别而蕴涵深意的“门”。这些特色鲜明的作品,受到美术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展览现场

张小瑛的老师、著名军旅画家敬庭尧先生对他这位充满艺术激情和灵性的弟子很为满意:“张小瑛从攻花鸟画到创作人物画,对他而言是一次‘艺术革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在雪域高原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入选全国美展的国画《守望》等系列作品就是有力的佐证”。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先生说:“张小瑛的作品中那些凝固的人像、古老的村寨、透过褶皱的藏纸,厚重的肌理,讲述着世代相传的藏羌民族用自己的双手、聪明的智慧,以‘活化石’的身份演绎着原始部落在文明进程中的奋争、呐喊和进步”。

著名艺术批评家,川大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永强认为:观看张小瑛的这些作品,我们得到的最醒目印象莫过于那许多可以辨识的门,它们或属庙宇,或属佛塔,或属衙署,或属农家藏院,是具备物理实在性的真实的门。这些门以独立或层层叠叠的形象,锁闭了背后的空间,把观者的目光留在了其门脸之上。这时,“门”确乎被视觉化了,不再是抽象的能指。但同时,它们能够锁住的东西却十分有限,因为它们锁不住家园的召唤、记忆的牵挂、守望者的坚持和朝圣者的步伐,也锁不住天上的宫阙、人间的乐园和空明澄澈的“无”。张小瑛的创作主题就是在这些锁不住的地方诞生出来的。它们既以不同方位构成若干系列,让作品呈现出充实的内容;又以统一的意义指向,动摇了“门”所固持的视觉性,使其变得半虚半掩,充满虚实相生的张力。吴永强先生还认为,张小瑛的作品“灰色调与迷蒙氤氲的视觉氛围,体现了张小瑛这一批西藏题材绘画作品最显著的风格特色。即便是画中施以杂彩或采用大色域构成,也未曾改变这样的调性。因此,作品在整体上看上去朦胧而富有诗意。如果说‘诗和远方’可以相互成就,那么,这些画就为之提供了证据。”

据悉,本次展览展出张小瑛近年来的国画作品84幅,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21日,欢迎大家到四川美术馆观展。

艺术家简介

张小瑛

张小瑛,生于四川射洪。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委员、成都画院特聘画家、西藏自治区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遂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曾获“四川省第八届巴蜀文艺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金奖”,并有多幅作品在各展览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其艺术成就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四川电视台“巴蜀画谈”、西藏电视台、射洪电视台等拍摄专题片报道。

部分展出作品

八廊小景 74x100cm

边关月 69x100cm

布达拉宫 144x361cm

朝佛路上 2013年藏纸 150x100cm

朝山 96x89cm

古格遗韵 71x96cm

吉祥高原 146x137cm

吉祥图 152x19cm

记忆 25x50cm

记忆(之二) 180x98cm

寂静家园(之三) 74x51cm

老屋的墙 25x50cm

门(之二) 25x26cm

门(之三) 25X25cm

守望 240×200cm 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 2014年

守望(之一) 78x91cm

守望(之二) 78x90cm

守望(之三) 90x78cm

雪顿节印象 147x365cm

远去的回音 139x348cm

 

长按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四川美术网服务号”

 

2023年1月6日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