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邦瀚斯2025春拍预展在成都率先启幕
3月6日,香港邦瀚斯2025春拍预展在成都博舍率先启幕,呈现亚洲艺术泰斗及全球顶尖古董商斯佩尔曼(Jules Speelman)的私人珍藏,以致敬其八十载艺术人生。本次预展精选了“八秩·八珍”及“苦乐为道——不朽的僧侣与大成就者”两大专场的重要拍品;并同时展出中国书画拍卖中,张群先生旧藏古今艺术佳作四件,包括领衔的郎世宁十六开《花鸟草虫册》,精彩不容错过。
邦瀚斯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胡伟爔(Julia Hu)表示:“邦瀚斯亚洲新总部于去年底正式启用,标志着我们对亚洲市场的坚定信心与长期承诺。亚洲不仅是全球艺术市场的重要增长引擎,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交汇之地。继去年成都预展收获热烈反响后,我们很高兴再度将重量级艺术珍品带到成都,并与当地藏家和艺术爱好者面对面交流。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对中国内地市场的持续关注,也进一步展现了邦瀚斯对华西地区的重视。”
“八秩·八珍”
再现一代亚洲艺术泰斗传奇收藏
斯佩尔曼(Jules Speelman)出身于古董商世家,1964年,年仅18岁的他踏上了艺术古董商之路,加入父亲艾弗里(Alfred)的家族古董生意。斯佩尔曼未有选择大学深造之路,而是透过在博物馆进行严格的训练。藉观察和鉴别各种艺术品——从沙特阿拉伯的雪花石膏像、犍陀罗雕塑以至古董时钟等,慢慢练就了一双识别珍品的慧眼。
斯佩尔曼家族的古董生意已传承三代,其起源可追朔至19世纪的荷兰。其曾祖父辈在19 至 20 世纪交泰之时把业务扩展至英国。起初,A & J Speelman 公司以经营欧洲瓷器、银器、挂毯、家具, 以及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等各式古董为主;1964 年,斯佩尔曼始与父亲共同掌管家业,并将业务重心转至亚洲。如今,A & J Speelman 已经成为公认的亚洲古董艺术商翘楚,专攻古今二千年间的造像及古董器物,在业界举足轻重。
(左)斯佩尔曼(Jules Speelman)与妻子Adele Speelman
“八秩·八珍”专场以七尊金铜佛像和一幅唐卡致庆斯佩尔曼八十岁寿辰,每件作品皆代表喜马拉雅与中原佛教艺术史上一个独特且重要的时期。
元 铜鎏金释迦牟尼苦修像
高28厘米(11英寸)
估价:8,000,000 – 10,000,000港元
此苦修像为本场封面拍品。元代造像极稀,据知这类铜像仅存另一例于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造像张力十足,鎏金完好,纹饰细腻。佛陀左腿竖直,与呈水平的右腿形成鲜明视觉对比。左脚伸出圆台之外,增添生动立体感。人像与底座弧线相得益彰,佛陀双手交迭,神情宁静,神韵天成。
藏中 丹萨替 约1267年
铜鎏金莲华手观音及马头明王像
高27厘米(10-5/8英寸)
估价:3,000,000 – 5,000,000港元
此铜鎏金像为拍卖上出现过的最为精美的丹萨替造像之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与其随侍马头明王共立处同一莲台,之间为一个吉祥宝瓶。马头明王盘腿安坐于观音身侧,大腹便便,面容英勇,神采飞扬,提醒着观者:在密宗的语境中,忿怒尊所示并非凶神恶煞,而是神圣的佛教护法之无上力量与无尽慈悲。此像与尼泊尔造像传统紧密相连,佐证着闻名遐迩的纽瓦尔艺术家曾参与丹萨替寺第一座辉煌的吉祥多门塔的伟大营造。丹萨替的大殿中,八座佛塔巍然矗立,每塔皆有2000逾尊鎏金佛像,成为西藏史上最恢弘的艺术奇迹之一。此尊造像正生动地呈现着壮观无比的丹萨替吉祥多门塔独特而极富魅力的深奥图像,以及以近乎完美之品相而流传至今的登峰造极的造像工艺。
藏中 十一/十二世纪
铜鎏金弥勒像
高49.3厘米(19-3/8英寸)
估价:4,000,000 – 6,000,000港元
此尊弥勒菩萨立像极为罕见,存世之例寥寥可数。其身形塑造及装饰细节折射印度与中亚风格,为伴随佛教后弘期这一重要时期之经典形象,彼时为西藏艺术发展之初,风格借鉴与交融,早于十三世纪及其后更为鲜明的西藏传统。佛像体态柔美灵动,如此硕大且保存极好,殊为可贵。
“苦乐为道”
揭示佛教僧侣造像独特魅力
“苦乐为道——不朽的僧侣与大成就者”专场则展现了斯佩尔曼对佛教上师像的深厚兴趣,让人得以窥见佛教敬奉僧侣造像的独特传统,并欣赏这些真实个体的独特性。
两场拍卖彰显了这位收藏巨擎对艺术界的卓越贡献,见证其真知灼见与热忱,同时汇聚喜马拉雅与汉传佛教艺术巅峰之作,为藏家带来难得购藏良机。
Mark Rasmussen 和 谭远卓于邦瀚斯成都预展现场
邦瀚斯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部国际总监Mark Rasmussen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经手并研究这两场别具意义的拍卖中之每件珍品,同时也为藏家们献上一绝佳契机,将这些罕见于市的艺术瑰宝纳入囊中。”
邦瀚斯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部拍卖主管兼专家谭远卓(Dora Tan)表示:“亚洲藏家乃市场之中坚力量,其知识日益渊博,新一代藏家的热忱亦与日俱增。这次在香港呈献此重要收藏,不仅为藏家带来购藏不朽艺术杰作之良机,更激发和深化了亚洲藏家对此领域的热爱与追求。”
蜀人张群先生 珍罕私人旧藏
现身故里成都预展
香港邦瀚斯本季中国书画拍卖将隆重推出张群先生旧藏古今艺术佳作四件,其中以郎世宁十六开《花鸟草虫册》领衔,并率先于成都预展亮相。
张群先生(1889-1990),字岳军,四川成都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其后担任民国外交部长、四川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等要职,其一生政治经历可谓秉钧持轴,一代元勋。
翰墨书画是张群先生闲暇所好、身心所寄。他广交艺林友好,对张大千等艺术家照拂有加,而艺文界一众好友与他的交往,对他亦是莫大的精神慰藉。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张群先生已经开始收集历代书画,到了晚年,他将自己收藏的八大、石涛、张大千等书画精品近百件,捐献给台北故宫、台北历史博物馆,包括石涛十二通景屏、张大千《龙女礼佛》、泼彩《山高水长》等重要作品,成为一时美谈。
郎世宁《花鸟草虫册》
郎世宁《花鸟草虫册》,张群先生购藏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任上海特别市市长期间。全册十六开,此册绘奇卉珍植,间以禽鸟翎毛、湖石草虫,生机盎然。寓意吉祥,兆福纳祥,寄太平之象。此册既承宋人院体构图之严谨精妙,布局谨密而意境深远,又融光影变化之法,使形象更富立体感,以西法之观察入微,融东方绘画意象表达,是郎氏经典画风。与本册十分类似者,存世者尚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仙萼长春图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花鸟图册》其中八开。一九三三年四月,吴湖帆在沪上得见此册,直赞“工艳绝伦”,一九七五年,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江兆申将张群藏本与院藏《仙萼长春图册》并置一处、细加比对,评价:“每页织毫尽同,惟此册珍藏什袭,展视不多,故色泽较院藏略新耳。”
(释)丈雪《行书自作詩》、「大风堂」款红梅瓷瓶
本辑还有四川乡贤丈雪巨幅书轴《行书自作诗》。丈雪是明清之际四川临济宗高僧,先后住持遵义牛山雪居寺、成都昭觉寺等七刹,有“中川名僧咸奉其衣钵”之说。其墨迹散佚,片楮难寻,张群先生自1919年获藏,数十年间,遍邀傅增湘、曾熙、张大千、王震、许世英、于右任等各界诸公题咏,字字珠玑,读来有群贤毕至之感。一九五一年四月一个周末,张群先生自题长跋,叙入藏经历,读诸人题跋,忆几十年沧桑变更,不禁借题感概:“历史可尽信耶?惟有行心之所安,千秋万世名,寂寞身后事,奚豫为汲汲也!”
「大风堂」款红梅瓷瓶
另两件作品一为溥心畬为张群夫妻写《寿松图》,古松傲立,岿然山谷。一为粉彩红梅玉壶春瓶,乃挚友张大千1982年订制“晓芳窑”出品。
拍卖:“八秩 × 八珍”、“苦乐为道——不朽的僧侣与大成就者” |
地点:香港邦瀚斯(香港皇后大道东50号太古广场六座10楼) |
日期:2025年5月5日 |
拍卖:中国书画 |
地点:香港邦瀚斯(香港皇后大道东50号太古广场六座10-11楼) |
日期:2025年4月29日 |
亚洲预展日程 |
·成都:3月6日至7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博舍LG层,博雅堂 THE HALL ·上海:3月21日至22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上海静安昆仑大酒店二楼宴会厅B&C ·台北: 4月11日(下午1时至下午6时)、 4月12日至13日(上午11时至下午6时), BELLAVITA宝丽广场B1 艺文空间 ·香港:5月1日至5日(上午10时至下午6时),香港邦瀚斯(香港太古广场六座) |